2009年9月10日

藏金於民.白銀戰隊(畢老林)

金價周初破千,銀價漲勢猶有過之,投資市場再次掀起貴金屬熱。大家也許已留意到,中央電視台最近推出教育民眾投資黃金、白銀的新聞節目,被外界視為「全民買金」運動的前奏。用一人買一蚊都唔得掂的大眾智慧,神州十三億人口一齊買金,哪怕每人只購入一克,總數已達一千三百噸,足與全球最大黃金 ETF SPDR Gold Trust(GLD)並駕齊驅(後者目前持倉量不過一千一百噸左右)。如此聲勢,金甲蟲必第一時間撲出來說,中國政府同人民「講金唔講心」,金價前途無可限量。

內地各大小銀行趁勢推出期金、黃金戶口等產品,期間白銀也大受歡迎,銀行常備五百克、一公斤、二公斤和五公斤金條、銀條,以滿足市場需求。

德國更別樹一幟,為了顧及金甲蟲隨時「癮起」想買金,索性在法蘭克福機場設置黃金售賣機,買金跟買汽水朱古力一樣方便。看情形,貴金屬投資「零售化」已成為全球趨勢。

內地從過去嚴限民間買賣黃金白銀,變為高調鼓勵全民投資貴金屬,實行「藏金於民」,各位點睇?

從推廣手法着眼,為「金銀滿屋」大力造勢的中央電視台,似有把重點放在白銀之意,這從央視強調銀價被低估(2007年盎斯金價為銀價五十倍,目前約七十倍)、白銀升值潛力勝於黃金,可見一斑。

金價上星期「爆上」,本周初破千,執筆時在略低於1000美元水平徘徊。再看銀價,不僅全程緊貼金價升勢,且在16美元一盎斯水平守得極穩,氣勢猶勝黃金。國際投資者是否在千里之外接收到央視的訊息,深信內地群眾對白銀另眼相看,從而追捧黃金的「窮表親」,難以證實。不過,自黃金步入十年牛市以來,「白銀戰隊」望穿秋水苦候銀價一顯顏色,白銀卻始終不爭氣,如今內地為貴金屬投資拆牆鬆綁,也許真的能讓銀甲蟲吐氣揚眉,一紓多年來的鬱結。

中國有意「藏金於民」,早有先兆。去夏北京奧運前,內地網站已不斷引述專家學者的意見,傳達國家增加黃金儲備之餘,開啟民間黃金投資和消費,不僅有助增加資產配置安全系數、抗衡通脹風險,且利於捍衞國家金融安全、防範金融危機,一舉多得,變相「藏滙於民」。

也許由於內地早在一年多前,已就應不應鼓勵全民儲金作了廣泛研討,央視的「投資者教育」節目,似未在媒體引起熱論。不過,節目播出不久,適逢金價銀價雙翼齊飛,加之內地如何降低外滙儲備中的美元風險,舉世關注,「藏金於民」大有一談價值。

內地高姿態鼓勵民眾投資金銀,很易招來中美貌合神離、北京對美元資產信心日降的論調。老畢並不十分同意這種說法。中國分散外儲組合從未停過,國家外管局今年4月便承認,中國自2003年以來一直「秘密」增持黃金,五年間黃金儲備增加75%,令中國超越瑞士成為全球第五大持金國。呼籲全民買金,若真的一下子大幅推高金價,中國增持黃金的成本勢必相應上升。像過去一樣,利用「成本平均法」,逐步令黃金在外儲中比重增加,既不會使中國在金價急升(美元變相貶值)中大蒙其害,又能收分散投資加強風險管理之效,何樂而不為?

更合理的解釋應該是,政府鼓勵民眾把貴金屬當作一種長期投資和儲蓄手段,有利紓緩流動性過剩,並從股市和樓市中吸收部分資金,為炒賣過度的資產市場降降溫。

內地有專家計過條數,中國每增加一千噸黃金,從市場上吸收的流動性大 約1800億元人民幣,國際收支順差同時減少250億美元,整體效應等同於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半個百分點。

用這條數解釋「藏金於民」,是否更言之成理?